无公害草莓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健康食品,其要求新鲜、洁净并且口感甜酸适中。同时,其有毒、有害物质的含量需要低于人体的安全食用标准,以确保符合营养学和医学的双重要求。尽管在当前的种植条件下,无公害草莓的生产仍然依赖化学农药,但必需遵循“严格、准确、适量”的原则进行管理。
在无公害草莓生产中,农药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筛选,优先选择生物农药,并有选择性地使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化学农药。常用的农药种类包括:
常见的杀虫剂有Bt系列、阿维菌素系列、除虫菊酯类和植物提取物(如苦内脂、辣椒碱)。此外,昆虫激素类(如米满、卡死克、抑太保)及少量有机磷农药(如敌百虫、乐斯本、农地乐)也是有效选择。
在杀菌剂方面可选择的有波尔多液、多氧清、甲基托布津、世高、福星等多种产品。
可采取的除草剂包括禾草克和盖草能等。
使用的烟雾剂有硫磺熏剂、速克灵和灭蚜烟剂等。
在草莓的整个种植过程中,要严格禁止高毒和高残留的农药,例如甲胺磷、呋喃丹等。此外,农药残留量与最后施药时间与采收时间的关系密切,农民必须严格把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。一般情况下,在草莓采收前或用药后的10天左右便可采收,对于残效期长的农药,如吡虫啉等,使用后应等待15天以上再采收。
针对病虫害的防治,应讲究策略并准确把握防治时机。以红蜘蛛为例,防治应在点片发生的早期进行;草莓病毒病与蚜虫的关系密切,若能有效防治蚜虫,则病毒病的发生率将明显降低。
在选择病虫害防治的药物时,剂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。要根据具体的病虫害来确定使用的药物及其剂量,并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增强效果,延缓害虫的抗药性生成。如果需要使用混配的农药,则应在使用前查阅“混用适否查对表”,确保安全性。例如,代森锰锌可以与敌百虫、敌敌畏混用,但不应与波尔多液、石硫合剂等混用。
总而言之,确保无公害草莓的生产质量,不仅需要科学管理农药的使用,还需要掌握准确的防治策略,从而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、安全的草莓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