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河蟹在夏季需要特别注意水草的选择、饲料的投喂、水质的调控及日常管理。以下是一些科学养殖河蟹的实用建议,帮助您提高养殖效率。
在夏季,蟹池内的水草应以沉水植物为主,搭配适量的挺水和漂浮植物。挑选外河或湖泊的水草时,应连根带泥移入,确保其健康生长。作为水面遮阳植物,空心菜是最佳选择,不仅提供了河蟹蜕壳的栖息场所,还能有效净化水体,并提供天然饵料。此外,空心菜在高温季节有助于降低水温,预防河蟹的性早熟。建议在池中适量添加小青萍、水葫芦与水花生,以更好地控制河蟹的性早熟问题,水草总覆盖率应保持在2/3左右。
夏季动物性饲料对河蟹的消化吸收不利,因此投喂时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,建议占总投喂量的60%。可以使用新鲜水草、青萍、南瓜和西瓜皮,此外适当组合小麦、玉米、豆饼及专用的河蟹全价颗粒饲料。日投饵量应为池中河蟹体重的8-10%。采用“四定四看”原则进行投饵监控,即确定饵料投放数量、时间、位置,并及时检查饵料余量,确保蟹的摄食状况。如果发现蜕壳蟹,需立即在饵料中添加蜕壳素,以促进蜕壳的顺利进行。
河蟹的最佳水深应保持在1.2-1.5米,在高温条件下可适当加深。此外,要保持中下层水温稳定在28℃以下。每3-5天换水一次,边排掉池底的老水,边注入新水20-30厘米。进排水口应加设40目密眼网,防止敌害生物和杂鱼进入,也可防止河蟹逃跑。建议将pH值控制在7.5-8.5之间,透明度维持在40厘米左右,并每10-15天施用生石灰一次,以保持水质清晰,每次每亩水深施用10公斤。
重视预防是养殖成功的关键。每10-15天,可泼洒生石灰或二氧化氯等杀虫剂,交替使用以增强效果。同时,建议每月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、大蒜素或免疫增强剂,连续使用3-5天。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,例如光合细菌、EM菌和蛭弧菌,有助于改善水质及生物生态。
日常管理不可忽视。需坚持每天巡塘,关注河蟹的摄食情况、防逃设施和敌害生物的情况。如果发现河蟹逃逸,应及时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,捕捉池中的敌害生物。对于出现病蟹或死蟹的情况,需立即查清原因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,以降低损失。
通过遵循以上养殖技巧,您将能够有效提高夏季河蟹的存活率及养殖效益。希望每位养殖者都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。
上一篇:池塘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几点做法
下一篇:着力抓好蟹种培育后期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