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据河蟹适宜的生活环境以及生长特性,充分利用河蟹的生长特点,实现鱼蟹河沟混养,将有效提升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。
选择水质清新、无污染的河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。理想的水深应常年保持在1至2米之间。土质方面,选择通气性能良好、适合水草生长和底栖动物繁殖的黏土或沙壤土最佳。需要注意的是,沟底的淤泥厚度应控制在0.2米以下。
在每年的4到5月,最好购入人工繁殖的幼蟹,规格为每公斤约2000只。每亩水面应投放150至300只蟹种,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和生态平衡。
在正常情况下,河沟内丰富的水草和底栖动物可以满足河蟹的生长和摄食需求,因此无需额外投喂人工饵料。此外,河沟的水面较大且鱼类放养密度较小,能满足河蟹生长所需的溶氧量。水体的pH值应维持在7到9之间,若pH值过低,可以通过使用生石灰进行调节,以避免河蟹在生长过程中蜕壳不顺而导致的死亡。
定期检查水面的隔离网是关键。确保拦网与外界隔网严密无漏洞,以防止河蟹逃逸。同时,对水面网片的附膜也应保持无损,以防止因翻网而导致的逃脱。
河蟹的捕捞通常在每年的9月中旬以后进行。此时,可利用大量定置网具(如笼网、虾网等)进行捕捞。随着9月中旬的到来,河蟹的性腺逐渐成熟,开始进行生殖洄游。由于河沟四周无法进行完全的拦护,需加大对河沟内河蟹的捕捞力度,多设置虾关、笼网等捕蟹网具,以提高捕捞效率。
上一篇:河蟹塘伊乐藻高效、生态管护技术
下一篇:池塘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几点做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