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京市高淳县阳江镇,丁良成为了一位成功的科技入户示范户。他在狮树2814项目渔场承包了50亩的水面,巧妙地将养鱼池改造成养蟹池。由于池塘淤泥层较厚,有机质丰富,丁良在技术指导员的协助下,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。经过实践,其效果显著,螃蟹规格达3-6两/只,回捕率达到87%。以下是他成功的主要做法:
在养蟹池的管理中,首先要对淤泥层进行处理。丁良在下半年进行了环沟的开挖,开挖断面的土方量达2m³。这一过程让池塘得到充分的晒干,直至淤泥层出现干裂再注入清水,从而有效改善水质。
丁良在养蟹池中进行了合理的螺蛳放养工作。他采取了多次分投的方法,前期每亩投放400斤螺蛳,到了6月份又追加200斤。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水体有机质的消化吸收,还降低了水质恶化的风险。
在高温的季节,丁良采取了勤换水和施用微生物制剂的方式,确保水体透明度保持在45厘米以上,保障了水质的良好状态。
为了应对高温季节,丁良还采用了增氧机,确保水体含氧量维持在5mg/l以上。这一措施有效减少了螃蟹因缺氧而频繁活动,从而避免了水体水质的混浊及水草的败坏。
在夏季,丁良对池塘水位进行了科学调节,确保沉水草肉眼可见,从而促进水草的生长。此外,他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,并在水草消耗过高的塘口补植水草,确保水草覆盖率达到70%左右。
丁良的成功经验主要归功于保持了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,并且在各项工作上做到位。这些经验和做法,为广大的养殖户提供了参考,推动了海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。
上一篇:螃蟹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