螃蟹是变温动物,其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水温的变化而变化。在寒冷的冬季,它们的体温通常会稍微高于周围水域的温度。因此,水温对螃蟹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。随着小寒节气的到来,气温逐渐降低,许多养殖户开始关注螃蟹安全越冬的重要事项。
在寒冷的季节,某些养殖场的养殖者们逆势而上,手持竹竿敲打水面,很快便打破了浮冰。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持水面的流动,也是为了增氧。
技术员陆卫提示,在冰层较厚的情况下,需要加水以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。水位的提升可以使氧气得以释放,从而保证水体健康。
冬季,水面结冰的几率增大,底部有机物的分解消耗了大量氧气,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。冬季融冰时能起到增氧的效果。因此,养殖户应分期注水,以保持水位在适当范围内。
技术员陆卫建议,越冬期间水位至少要保持在1米以上,理想情况下则应达到1.8米。这样的水深有助于保持水体的氧气状态,使螃蟹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。
水体的深度和底部的有机物质含量将直接影响螃蟹的生存状态。水底淤泥多的池塘,气体情况较差,螃蟹的越冬效果也会降低。
技术员陆卫特别提醒,冬季淤泥容易产生硫化氢,这是一种对螃蟹有害的物质。针对这一问题,可以使用硫酸氢钾和增氧器来减轻硫化氢的产生风险,每天开启增氧器几个小时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在蟹苗放入池塘后,养殖户应加强日常的巡查和观察,确保没有螃蟹出现“水土不服”的现象。此外,应尽量让螃蟹躲藏在洞穴或泥土中,避免暴露在空气中,以防冻伤或冻死。
面对寒冬,合理的管理水环境、维持适当水位、及时巡查都是确保螃蟹安全越冬的关键。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,养殖户可以保护螃蟹顺利度过寒冷的季节。
上一篇:河蟹塘口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常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