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田养殖河蟹实用技术介绍

养殖信息
2025-01-24 23:22:56
0
稻田养蟹的全面指南

稻田养蟹的生态与经济效益

稻田养蟹是一种利用稻田生态环境的创新农渔复合生产模式,通过稻蟹间作实现共生,具备显著的经济、生态与社会效益,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。在江苏新沂市的稻田养蟹实践中,1995年改造的150公顷稻田当年便为全乡人均增收300元。在天津宁河县,个体户李永贵利用12公顷标准稻田养殖河蟹,每年增产达2400千克,带来19万元的产值和16万元的纯利。安徽省则在1997年推广稻田养蟹计划,累计实施面积超过1000公顷,年总产河蟹达到42万千克,这为可持续农业开辟了一条新路。

田块选择与施工

为实现最佳养蟹效果,需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良好、土质肥沃、排灌方便的中晚熟田块,面积以1至4公顷为宜。稻田养蟹的田间工程与养鱼基本相同。

田间准备

(1) 清沟消毒:在放养蟹苗前一个月,将积水排干并曝晒,接着用生石灰消毒,每1/15公顷使用30至50千克生石灰。

(2) 移栽水草:在蟹沟内移植水草,可以减少河蟹对水稻的破坏,促进蟹苗快速成长。

(3) 设防逃墙:在稻田周围设立防逃墙,墙高40至50厘米,并做好排水口的拦护工作。

(4) 施基肥:在移栽前施足基肥,以提高稻田肥力,建议施用200至300千克的粪肥与100至200千克的饼肥。

水稻品种的选择与栽插

选用生长期长、茎秆结实的抗逆性水稻品种。移栽前2-3天进行农药喷施,采用宽行密株植秧法可以提高水稻产量。同时,要避免蟹苗在秧苗刚移栽的一周内进入稻田。

蟹种放养

稻田养蟹可以选择培育蟹种或养殖成蟹。培育蟹种时需在5至6月放养蟹苗,而成蟹养殖一般在4月放养。

饲养管理

田间管理要兼顾稻蟹,尤其要重视河蟹的管理。

稻田养殖河蟹实用技术介绍

饵料投喂

初期应投喂豆浆或蛋黄,逐渐转为鱼糜等颗粒饵料,生长旺季可少量投喂动物性饵料。

水质管理

保持稻田水质清洁无污染,定期更换水,每2至4周更换一次,确保水位适宜。

巡田与水稻管理

应定期巡田,检查防逃设施和河蟹的生长情况,同时进行水稻的追肥与病虫防治。

收获技巧

稻田养蟹的收获时机应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安排,包括水稻的收割与河蟹的捕捞。

水稻收割

先降低水位,将河蟹集中到蟹沟中进行捕捞,收割时要注意保持水沟内足够的水深。

河蟹收获

捕捞时间通常在9月中下旬,使用放水捕捉和夜晚灯光诱集的方法,捕获后需及时处理并存放于水质良好的环境中。

相关内容